现代药物与临床

  • 鞣质的研究(Ⅰ)——初试、分离、提取方法

    李景荣;王明时;赵守训;闵知大;

    <正> 鞣质为多元酚类化合物,多年来一直是作为杂质而除去的。近年,尤其是70年代末以来,由于研究手段的更新,鞣质的结构和药理活性逐步为人们所了解,但由于鞣质稳定性差,分子量大(约500~3000),结构中羟基多,给分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普通分离方法不易得到纯化合物。我国有许多中药及天然药的活性成分为鞣质,为了进一步阐明药效机理,有必要对鞣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就有关文献报道、国外学者讲学交流及自己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对鞣质的分离提取,波谱规律、化学反应及药理活性等方面作一论述。

    1990年05期 19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生药受杀虫药和重金属污染的情况

    Peler Ditzel;蔡亲福;

    1989年10月27日联邦德国有关专家聚会,研讨天然药物受卤代烃和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和危害,研讨毒物极限值的确定和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1990年05期 19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干煎剂—TJ-48

    Hoshi A;董蕴;

    <正> 近年来,日本科学家对日本医药市场上出售的116种汉方药(Kampo)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的15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降低抗肿瘤药物的副作用但并不清除其对癌细胞的毒性效果,TJ—48就是其中最有效的一种。制剂:TJ—48是十种中草药混合物的干煎剂。制备方法如下:黄芪3g,樟树皮3g,地黄3g,芍药3g,蛇床3g,苍术3g,当归3tg,人参3g,茯苓3g,甘草1.5g。加入285ml水中,100℃煎1h,煎液经过滤后风干成为2.3g的干粉状物,此即TJ—48。

    1990年05期 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日本常用生药的定量方法——黄芪

    原田正敏;姜顺善;

    <正> 黄芪为常用中药,含有类黄酮、甙等成分。 HPLC定量法一.黄芪甙的定量据报道,黄芪含有异黄酮、刀豆氨酸,黄芪甙等成分。北川等从黄芪中分离出11种黄芪甙和大豆皂甙。其中,5种黄芪甙(主要为黄芪甙Ⅰ。黄芪甙Ⅱ)以黄芪甙Ⅳ为基本母核,其糖链上连接1~3个乙酰基,用碱处理时乙酰基易脱落而成为黄芪甙Ⅳ。 1.标准品按北川法制得黄芪甙Ⅰ、Ⅱ、Ⅳ,分别配制成1mg/ml甲醇溶液。

    1990年05期 2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首届国际传统药物学学术大会介绍

    肖培根;

    本文介绍了1990年在法国召开的国际传统药物学学术大会的一些情况,并对传统药物学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看法及建议。

    1990年05期 203-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 水溶性银杏多糖的结构研究

    <正> 银杏(Ginkgo biloba)叶的提取物具有改善血管末梢和脑血循环的作用。除等人做了一些初步研究外,对水溶性银杏多糖的组成却一无所知。作者从用有机溶剂预处理过的干银杏叶中分离出多糖混合物,然后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成一个中性多糖(GF1)及两个酸性多糖(GF2,GF3)。就相对分子量而言,GF1和GF3被视为均相物。用凝胶过滤层析法又把GF2分离成两个多糖(GF2a,GF2b)。 GF1,分子量为23000,具有中性支链

    1990年05期 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海鸡头属三种软珊瑚的萜类代谢产物

    <正> 据报道海鸡头属(Ncphthya)含有多种萜类化合物,其中常见的有西松烷(cembranoid)二萜,还有石竹烯类的xeniaphyllenes以及某些倍半萜。作者用二氯甲烷提取已被冰冻干燥的海鸡头属三种动物。该提取物经真空硅胶柱液相层析进行部位分离,得到含萜类的部位再用硅胶柱HPLC法分离。

    1990年05期 207-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从杰氏藤黄分离到新的异戊二烯呫吨酮

    <正> 南非和斯威士兰特有的灌木杰氏藤黄(Garcinia gerrardii Harvey),其果可食用。据报从该植物根皮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得到一种棕黄色树胶,具有抑制真菌瓜枝孢(Cladosporium cucumerinum)的作用。作者使用闪式柱层析,CHCl_3-McOH梯度洗脱分离该树胶,继用反相低压液相色谱以及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到三种新的异戊二烯(口占)吨酮NMR、MS和化学方法确证结构。这些均具有罕见1,4,5氧化形式和1,-1二甲丙-2-烯的侧链。

    1990年05期 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分析型高速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化学中的新应用

    <正> 新近,一种分析型高速逆流色谱仪已问世。本文首次报道分析型高速逆流色谱(HSCCC)与光电系列检测器(HSCCG-UV联用。由于流动相的作用使固定相液滴流入检测器,使噪音增加。如果在柱后反应器(阻抗器)中存在一种能与流动相和固定相都混溶的助溶剂,那就能使噪音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用HSCCC-UV分析香豆素和一个黄酮的混合物,在不到20min的操作时间内,

    1990年05期 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多相萃取法及其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

    陈汉平;

    <正> 最近Mandava和Ido对不同类型的逆流色谱原理及其优点作了概述。实际上,这些方法都是采用互不混溶的两相溶剂的逆流分布法(CCD)。本文介绍使用三种不混溶液相的多相萃取法。主要分为两种:有两个固定相与一个流动相或者有一个固定相与二个流动相。后者呈微滴状态的两个流动相既可同向又可反向流动。反向流动的方式无疑是CCD。多相萃取可用于植物粗提取物的部位分离。

    1990年05期 208-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从圆筒旱花果实中分到新的产氰三糖旱花甙

    <正> 菊科植物圆筒旱花(Xeranthemumeylindraceum Sibth. et Sm.)的产氰的果实中曾被分出吉莉甙(2-β-D-吡喃葡糖氧基-2s-3-羟基苯乙腈)和其它尚未鉴定的氰甙。也曾从同一植物中分离出双糖的吉莉木糖甙。对瘦果类的进一步研究以低含量分出了一个新的和两个已知的产氰化合物。后两个用TLC、GLC、~1HNMR、~(13)CNMR鉴定为黑接骨木甙(2β-D-吡喃葡糖氧基-2S-苯乙腈)和epilucumin(黑接骨木的木糖甙)。其未知物通过酶和酸水解的降解产物

    1990年05期 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现代NMR技术在测定新植物产物结构中的应用

    <正> NMR测试设备和计算方法的新近发展大大地方便了复杂的植物产物的结构测定。尤其是二维方法的应用不仅提供了分子碎片的测定而且还提供了复杂序列的测定。这些技术应用于一个新的产氰三糖旱花甙(1)的结构测定(结构见本期文摘259——编者)。从目前所能得到的最高场(14特斯拉,~1H-NMR为600. 1 MHz, ~(13)C-NMR为150.9 MHz)的NMR操作为例来说明。二维的~1H-~1H位移的相互作用(COSYTOCSY提供了三个糖和两个芳香部分的直

    1990年05期 20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药用植物样品中真菌毒素的分析

    <正> 在印度,药用植物从贮藏到加工的各个阶段,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不能完全保证药剂的质量。作者将已知有价值的五种药用植物制剂的粗样品存放于根据不同的仓库复制的储藏室里,并采用滤纸和琼脂板法测定霉菌的菌落。测定了黄曲霉、赭曲霉、串珠镰孢菌和桔青霉的不同菌种的霉菌毒素的产生能力。样品中污染的天然霉菌毒素采用标准的方法

    1990年05期 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关于雌雄异株茵芋的研究

    <正> 研究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中,笔者正在研究起源于东亚和喜马拉雅山区的芸香科植物日本茵芋(Skimmia japonica Thunb.) 据报道植物的性别主要是由遗传因子及在植物不同部分合成的植物激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来决定。笔者的目的是研究嫁接植物对性别的表示有多大的影响,以测定化学成分是否有变化。嗣后进行了雌和雄性茵芋的不同部分的化学研究。期间可以分到几种化合物(主要是香豆素类),它们中的一些发现对该属和该

    1990年05期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两种金丝桃油中金丝桃素和过氧化物浓度的比较及对5-羟色胺吸收的影响

    <正> 金丝桃油在传统医药中外用于治疗局部创伤和内服治疗中度抑郁症。将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rm L. )的新鲜花浸在橄榄油,黄豆油、葵花籽油或其它脂肪油中,得到红色脂肪油。笔者比较了商品的和试验室制备的金丝桃油中金丝桃素的浓度。金丝桃油用氯仿稀释,采用光度计测定仪(590nm)测定金丝桃素的浓度。商品油在0.58~2.63mg/100ml之间,发现这种大的变化取决于

    1990年05期 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从东方乌檀分到的吲哚生物碱糖甙

    <正> 东方乌檀(Nauclea orientalis L.)生长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昆士兰、印度尼西亚的热带沿海地区,其叶被澳大利亚土著人传统地用作止痛药和毒鱼剂,Phillipson等采用经典的提取方法从该植物的叶中分离出吲哚生物碱angustine。作者将干燥的植物材料用石油醚脱脂,乙酸乙酯室温提取,经硅胶柱层析用递增极性的乙酸乙酯-甲醇混合物洗脱。主要部位的一部分的RP-18闪式层析用水-甲醇梯度

    1990年05期 2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两种西门肺草化学成分的比较

    <正> 西门肺草(Symphytum officinalc)的根为公认的药材,含果聚糖和尿囊素,二者均具有药用价值。根中尚有双稠吡咯啶生物碱素,它对家畜和实验动物有毒性。巴勒斯坦西门肺草(S. palaestinum)虽未被列为药用植物,但研究其化学成分并与西门肺草和化学成分相比是有意义的。化学分析所用的原材料为起源于德国的西门肺草和产于以色列的巴勒斯坦西门肺草。两种植物的根冻干,提取、分离果聚糖

    1990年05期 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白雪浆果的新生物碱

    <正> 白雪浆果(Chiococca alba L.)是美洲大陆热带和亚热带的灌木。同属植物(C. brachiata)在法国已被用于医疗中并且最近列入了对药物工业有可能是重要的植物目录中。最近在海地主要高原完成的人种药理学研究已表明白雪浆果根传统地用于治疗广泛多样的感染性疾病(神经炎等)。总生物碱提取物对海虾的初步试验所得到结果鼓励了植物化学研究。通过下列程序已经完成了白雪浆果根的生物碱分离:甲醇的根提取物用氨水(pH=8~9)渗滤,所获得的碱性溶液用氯仿提取,并进一步用乙醚沉淀。这一

    1990年05期 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Argyrocytisus battandieri喹嗪啶类生物碱

    <正> Argyrocytisus battandieri(A. b)是一种类似于毒豆(Laburnum anagyroides)的开黄花的灌木。其天然地理分布局限于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笔者首次详细研究了喹嗪啶类生物碱样品和A、b的代谢,发现有15种生物碱存在,其中9个对于Argyrocytisus属是新生物碱。对于化学分类的问题极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属中双环的lusitanine的出现。各个部分(叶、叶柄、木材、茎皮、花)的单独研究显示了不同的结果,在叶和叶柄中可以检测出总生物碱,其浓度约为3mg/g干重。在枝

    1990年05期 21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石榴中石榴碱衍生物的存在

    <正> 石榴(Punica granatum)根皮的生物碱自19世纪以来一直是深入研究的课题,测定了几种生物碱:石榴碱(1a),甲基石榴碱(1b)和假石榴碱.并在生长着的组织如石榴的秧苗中发现2-(2-丙烯基)-△′-哌啶。除此之外,在全植物和选择的植物器官中发现的生物碱系列要比在根茎中的个别简单的样品复杂得多.在该植物的所有部分可以测出对这属是新的几种生物碱:sedridine

    1990年05期 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白刺新生物碱的分离

    <正> 蒺藜科白刺(Nitraria schoberi L. )的植化研究先前主要集中于生物碱,例如硝胺,吲哚类生物碱等。因为对这些成分没有进行可能的药理活性研究,只采用了用粗提物进行药理筛选的方案。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中部地区采集的干植物粉碎后相继用石油醚(40~60℃)、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渗漉。甲醇残留物用0.01 mol/L盐酸研磨,再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2-丁酮(1:1)的混合溶剂提取(B

    1990年05期 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抑制胆碱脂酶的生物碱雪花胺的放射免疫测定法

    <正> 雪花胺(gelanthamine)是存在于石蒜科一些种的植物中的天然生物碱。由于它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抗胆碱脂酶的活性而应用于临床。发展了放射免疫法(RIA)定量测定雪花胺。大约有200种不同植物的乙醇提取物采用RIA。发现在石蒜科夏雪片莲 (Leucojum aestivum L.)中雪花胺的含量最高,该植物的叶子平均含量为0.45%。这个方法是:由于低分子量物质不具有抗原性,为了在一个动物种中产生抗体,便合成了一个半抗原的共轭物,雪花胺本身没有一个相应的基团连接一个蛋白质分子,所以首先合成了第一个雪花胺半琥珀酸盐,然后用碳化

    1990年05期 213-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亚欧唐松草复合体的化学与细胞学的研究

    <正> 毛莨科亚欧唐松草(Thalictrum minusL.)是一个复合种,不同学者将它分成许多“种”,“亚种”和化学类型。该植物的化学研究始于1964年,美、苏、日以及最近土耳其、埃及也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分离出大约70个结构不同的生物碱,其中一些具有明显的生物的、降压的、抗菌的和抗肿瘤的活性。细胞学的研究表明该植物复合种可能是六一和十倍体。其中十倍体细胞型包含占优势的唐松草碱,它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研究了Vojvodina三个区域的唐松草的化学和染

    1990年05期 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从番薯属I. obscura种子分到一个类似褪黑激素的新的吲哚生物碱

    <正> 在植物界羟基肉桂酸(HCA)酰胺型共轭物是大家都知道的。但HCA与色胺或5-羟色胺(5-HT)的共轭物却较少见。作者曾报道旋花科番薯属植物Ipomoea obscura种子中非-麦角灵(non-ergoline)型吲哚生物碱的存在,这个化合物首次被鉴定为N_b-(对-香豆酰)5-羟色胺,命名为Ipobscurine A(1)。它也曾从红花种子(菊科,Carthamus tinctorius)中与另外一些5-HT-HCA共轭物一起被分离出来,借助

    1990年05期 214-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用各种加压-流动平面层析法分离与测定托烷和麦角生物碱

    伊惠贤;

    <正> 最近Svendsen综述了TLC法对不同类型生物碱的分离。对于定量测定植物中托烷和麦角生物碱,TLC法一般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加压-流动平面层析(FFPC)技术的应用是必要的,近年来发展各种分析的FFPC技术,如超压薄层层析(OPLC)和不同类型的旋转平面层析(RPC)。用这两种技术,采用调整操作参数,尤其是使用HPTLC板可以达到高分辨,文中报道了植物中托烷和麦角生物碱的FFPC分离和定量测定。其流动相用“PRISMA”系统优选。它是在不饱和的层析缸中完成的。用甲醇-氯

    1990年05期 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以RP-HPLC法测定大蒜和熊葱中的氨基酸组分

    赵邦爱;

    <正> 曾报道过发展了几种利用GC和HPLC分析大蒜中亲脂性化合物,但用HPLC测定含有硫的真性氨基酸却未见报道。本文系通过发展了Ziegler的HPLC法,测定大蒜和熊葱(Allium ursinum L.)叶和球茎中氨基酸组分。冷冻干燥的植物样品,用50%甲醇提取,净化后,用预柱衍生所得异吲哚衍生物行RP-HPLC分离。用两种单一流动相,按“PRISMA模式优化选择流动相的组成。以荧光检测器(λ_(ex)230nm,λ_(em)420nm)和电导检测器联用进行检测。首先进行了19种普遍存在的L-氨基酸和8种L-半胱氨酸衍

    1990年05期 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圆当归根中香豆精成分的分离和结构测定

    刘德延;

    <正> 圆当归(Angelica archangelica L.)的根,在民间作为解痉药。存于当归中的一些香豆精成分,发现具有钙拈抗活性。本试验的目的是采用“PRISMA”模式优化当归根中香豆素类成分的分离条件。“PRISMA”模式是一种三维模式,它确定在色谱分离操作中溶媒的强度(S_T)和选择性(P_8)的相互关系。粗抽提物以制备正相中压液体色谱

    1990年05期 215-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芒鸡脚参不同部位的苯丙素类成分

    <正> 芒鸡脚参(Orthosiphon aristatus)是来源于南亚的药用植物,具有利尿活性。作者分析了芒鸡脚参不同部位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成分的分布,结果表明二种咖啡酸酯和黄酮在花中含量最高。例如主要成分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在鲜花中含量超过16gmol/g,其中花萼和花托中含量最高,可达20μmol/g,新鲜叶和茎中含量仅为0.8/μmol/g。植物根和地上部分皆含有全类型的咖啡酸酯。新鲜植物根中咖啡酸衍生物的含量比茎和叶中高(如迷迭香酸含量为2μmol/g)。根不含黄酮类化合物。从芒鸡脚参每个部位都分离出新的

    1990年05期 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埃及生长的Pituranthos triradiatus中的香豆精类成分

    <正> 伞形科植物Pituranthos triradiatus是广泛生长在东地中海和南西奈半岛地区的一种沙漠无叶灌木,在Beduins,局部应用能缓解胃痛、抗肠寄生虫,尚用于血尿、咳血和调经,其所含呋喃香豆精类成分引起光照性皮炎,这一类化合物存在于很多伞形科植物中并赋予药用性质尤其是用于治疗白斑症。该植物根的70%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和乙醚依次提取,再用柱层析和制备薄层分离,从其物理、色谱、光谱数据(mp、Rf、

    1990年05期 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颤杨和欧洲山杨叶中黄酮甙的分离、结构鉴定和HPLC分析

    <正> 美洲和欧洲白杨的叶和茎作为治疗前列腺疾病药物。其抗炎有效成分是水杨甙及其衍生物。为了寻找新的有效成分,作者从水提物中分离鉴定了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存在于叶中,而在茎中未发现。从颤杨(Populus tremuloides)叶的水提物中用制备型HPLC分离了5种新的黄酮醇葡萄糖醛酸甙,从UV、NMR、FAB-MS数据和水解产物鉴定为槲皮素

    1990年05期 216-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盾状毛毡苔中的黄酮醇甙和萘醌甙

    <正> 盾状毛毡苔(Drosera rotundifolia)的成分已经研究了近百年,从中分离鉴定了很多种甙元,但仅分得三种甙即rossoliside(1),金丝桃甙(2)和槲皮素-3-O-22半乳糖甙(3)。本文报道从盾状毛毡苔中分离鉴定了6种甙:茅膏菜醌-5-O-葡萄糖甙(4),8-羟基茅膏菜醌-5-O-葡萄糖甙(5),棉花皮次甙(6),棉花皮素(7),山奈酚-3-O-葡萄糖甙(8)和异槲皮甙(9)。粉碎的干燥植物

    1990年05期 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枸杞中新的黄酮类成分

    <正> 作者从枸杞(Lycium chinense)地上部位分离鉴定了四种黄酮醇的三糖甙:槲皮素-7-O-葡萄糖-3-O-葡萄糖基(1-2)半乳糖甙(1),槲皮素-7-O-葡萄糖-3-0-槐糖甙(2),山柰酚-7-O-葡萄糖-3-O-葡萄糖基〔1-2〕半乳糖甙(3),山柰酚-7-O-葡萄糖-3-O-槐糖甙(4)。干燥粉碎枸杞叶用86%MeOH提取,过滤浓缩后用石油醚(bp 40~60℃)洗。水层依次用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

    1990年05期 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圆齿列当中的新苯丙素甙Crenatoside

    <正> 作者研究了在埃及用于治疗血尿的圆齿列当(Orobanche crenata),阐述了该种植物中的某些成分。圆齿列当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液依次用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充分提取。干燥的乙酸乙酯提取部分经硅胶,纤维素柱层析,并用有机溶剂重结晶得到Crenatoside(I)和acteoside(Ia)。用化学法(乙酰化,酸和碱水解)及各种光谱法确定了新甙的结构。

    1990年05期 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282 用TLC-RB法双向展开鉴定含蒽醌或含黄酮药物

    <正> TLC法即便使用参照物用以分析含蒽醌或含黄酮的药物,结果也常不令人满意。作者用一种薄层层析-反应盒法(TLC-reac-tion-box-process)简称TLC-RB法可以清楚地分离甙和甙元。TLC-RB法是在SRS(Separation-reaction-separation)薄层展开法的基础上发展的。作者用这种方法分析了含蒽醌成分的生药如翠叶芦荟(Aloe barbadensis)、A. capensis,鼠李皮,药鼠李皮,泻鼠李果实,大黄根,山扁豆属植物种子及叶,还分析了含黄酮成分生药提取物,如:山金车

    1990年05期 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灌丛远志中新的抗真菌成分

    <正> 作者研究了从非洲南部收集的灌丛远志(Polygala fruticosa Berg)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在TLC生物测定中,叶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对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瓜枝孢(Cladosporium cucumerinum)显示抗真菌活性。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1乙酸乙酯100%)分离出两个chromonocoumarin 1和2。随后又从其根的甲醇提取物中经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水80:60:260:40:10)及葡聚糖凝胶LH-20(甲醇)层析,得到

    1990年05期 218-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5种广泛分布的黄酮甙元的HPLC分析

    <正> 黄酮是药用植物中特别重要的化合物,而且在植物中分布很广,一般以甙的形式存在。在植物的粗提物中很难将其全部定量,因为大多数参照化合物不易买到。异鼠李黄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杨梅黄素和槲皮素是下列药用植物的主要甙元,例如:山金车属(Arnica spec.)、桦属、金盏花、柳叶菜属(Epilobium spec.)、问荆、款冬。像榆蚊子草(Filipendula ulmaria)、银杏、胡桃、报春花属(Primula spec.)、李属,某些柳属

    1990年05期 219-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香茅中的新黄酮

    <正> 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在热带被广泛地种植,它提供经济上重要的柠檬草油,同时也是一种用于许多方面的植物药,巴西民间用于治疗神经和胃肠疾病,非洲一些国家用香茅叶的芳香煎剂治疗发烧感冒,用根治牙痛,菲律宾也有类似应用。本文作者对至今还没引起重视的香茅中极性较强的成分进行了研究。叶子的含水甲醇提取物的TLC显示出许多黄酮素斑点。过去用TLC和ITV曾检出了香茅国的木犀

    1990年05期 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五蕊柳树皮中的酚性化合物

    王锐;

    <正> 柳属(Salix)是含酚甙的一类植物。不同类型的酚甙作为特征化学成分应用于柳树的化学分类学中。过去从五蕊柳(Salix pentandra)树皮中已分离得到水杨甙、柳皮甙。triandrin,grandidentatin和2′-O-乙酰柳皮甙。目前HPLC研究又发现一些未知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也存在于其他种柳属植物中。因此分离和鉴定这些化合物是有意义的。五蕊柳树皮的甲醇提取物用水溶解,然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提取。正丁

    1990年05期 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从华特蒙萝中分得一个新的酚甙

    <正> 在东非、南非和中非,人们将萝摩科植物华特蒙萝(Mondia whytei(Hook,f. Skeels)的块根磨成粉放在麦片粥、啤酒、汤和茶里口服作为一种性兴奋剂,同时还用来治疗食欲减退、血吸虫病、便秘和淋病。本文报道从该植物块茎的甲醇提取物中以DCCC、CC、Sephadex LH-20和MPLC联用技术分离得到酚甙(1)。(1)的结构测定是通过光谱分析和甙元的全合成来完成的。块茎的粉末在室温下依次用二氯甲烷、

    1990年05期 220-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欧锦葵叶中两种主要黄酮甙衍生化的光密度测定

    <正> 众所周知,在黄酮类药物的定性分析中,把天然产物/聚乙二醇4000试剂喷射于薄层板上,使黄酮转变为荧光加成物,可以增加这类化合物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但由于TLC板分离空间有限,此法很少用于植物提取物中黄酮的定量测定。为了定量测定欧锦葵叶中的两种主要黄酮(1),(2)(参见本期文摘288-编者),作者采用的衍化反应是把展开的高效薄板浸入到一种以乙酸乙酯为溶剂的0.5%的天然产物

    1990年05期 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从钩状胡椒时中分得有生物活性的苯丙烯酸和苯甲酸衍生物

    <正> 钩状胡椒(Piper aduncum L.)的叶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南美地区所用的传统药。在体外筛选中,生药的石油醚提取物显示出强的的灭螺、抗菌活性和弱的抗真菌作用。生药的石油醚提取物在反相柱上经真空液相色谱提纯,选择预纯化部分浓缩得到结晶(1),为4-甲氧基-3,5-双(3-甲基-2-丁烯基)苯甲酸。进一步硅胶层析得(2)和(3),分别为莳萝脑和4-羟基-3-(3-甲基-2-丁烯基)苯甲酸甲酯。RP-HPLC提纯分离到(4)和(5),分别为4-

    1990年05期 22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从欧锦葵中分得两个新的黄酮甙

    <正> 作者报道欧锦葵(Malva silvestris L.)叶的黄酮甙具有分类学意义,可作为药材色谱鉴定特征的研究。分出4个8-羟基黄酮甙,其中两个为新结构,即:棉子皮亭-3-O-β-D-葡萄糖-8-O-β-D-葡萄糖醛酸甙(1)和4′-甲基-海波拉亭-8-O-β-D-葡萄糖醛酸甙(2)。从植物组织提取物(80%THF)中分离黄酮甙是先通过C18-反相材料纯化,再通过NH_2-固定相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最后(1)(锦葵属植物中的主要黄酮甙)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提纯。而(2)(仅痕量)先用硅胶柱层析,继用制备

    1990年05期 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巴胡黄连中新的葫芦素甙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正> 作者在研究巴胡黄连(Picrorhizakurrooa Royle ex Benth,)药理活性成分中,分离到九个葫芦素甙(1~9)。这些化合物是从两种不同样品的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采用柱层析和半制备的反相高压液相层析而得到的。 (4~9)为六个新的葫芦素甙,另三个为海绿素Ⅰ,Ⅱ,Ⅲ,(1~3),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六个新化合物鉴定为:2-β-葡糖氧基-3,16,20,25-四羟基-9-甲基-19-

    1990年05期 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日本杨梅茎皮的三萜类结构

    <正> 日本杨梅(Myrica nagi Thunb.)的各种医药用途已有报道,从印度萨拉哈采集的茎皮干燥后,用石油醚提取。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成A和B(量较多)两部分。从B部分析出mp 250℃的无定形结晶性粉末,经检测为三萜类化合物,IR,MS谱表明为△~(14)一五环三萜类,即具有蒲公英赛烯骨架,碎片裂解方式,mp和其它数据表明它与杨梅二醇(myricdiol)相一致。用石油醚提取过的茎皮再用乙醇提取得

    1990年05期 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存在于梨形马勃中的一些化合物

    <正> 梨形马勃(Lycoperdon pyriformeSchiff. ex Pers.)是芬兰最普通的腹菌,真菌孢子在印度和北欧民间作为药用,本试验是为了寻找侧链羟基化的羊毛甾烷型的三萜类化合物,因为23-羟基羊毛甾醇已从和它相近的真菌-橙黄硬皮马勃(Sclerodermaaurantium L.er Pers)中分到。这些三萜类化合物中有一些已显示出有抗癌活性。新鲜冷冻的真菌用乙醇提取,乙醇提取物的残渣转溶于乙醚中,并用5%NaOH处

    1990年05期 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三种培养的纤孔菌的类脂化合物

    <正> 腐烂木材培养的真菌斜纤孔菌(Inonotus obliquus Pers.ex Fr.Pilat)含有一些羊毛甾烷型三萜类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羊毛甾烷已显示出一些生物活性。本文在研究一些类脂化合物和人参对培养的斜纤孔菌生长和生产一些化合物所起的作用。关于三萜类和一些初级代谢产物的形成已在韦尔纤孔菌(I.weirii)和辐射纤孔菌(I.radiatus)中研究过。真菌在麦芽琼脂或带锯木屑的麦芽琼脂和带有油酸,亚油酸、β-谷甾醇、羊毛甾醇或不同浓度人参粉末的麦芽琼脂中培养3~

    1990年05期 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冰岛衣中的亲脂化合物

    <正> 冰岛衣(Cetraria islandica L.Ach.)在许多国家用以治疗感冒,支气管炎和哮喘病。通常将干地衣制成茶的形式服用,它含有多糖类,酚类,主要为原冰岛衣酸(protocetraric acid)。本文是分析生药和干地衣制成茶中的亲脂类化合物,如:脂肪酸,γ-内酯酸和原苔甾酸。干燥的正己烷提取物用BF_3-甲醇酯化或酸-甲醇烷基化,甲酯化的衍生物用GLC(各种熔融的硅胶柱)和四级MS进行分

    1990年05期 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续随子叶表层蜡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正> 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叶的表角质蜡中含有普通长链的类脂化合物和以同系物系列形式存在的饱和蜡类脂物(量较大),该同系物系列为:烷烃,蜡酯,醛类,醇类,游离的脂肪酸(53%),另外还含有大量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占总蜡的32%。在三萜类化合物中,三萜醇含量最高(17%),三萜酮次之(13%)和2%的三萜醇酯。表层蜡中已分离鉴定了7个三萜类化合物,即:蒲公英赛醇,β-香树精,羽扇醇,异线叶杜鹃醇(isomotiol),α-羊齿烯

    1990年05期 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海葱亲缘系中蟾二烯羟酸内酯类的含量和组成

    <正> 据Speta的报道,至少把海葱(Urginea maritima(L.)Baker)分为6个品种,并由其植物样品中蟾二烯烃酸内酯(bufadienolide)化学特征的鉴别得以证实。作者用柱层析,DCCC,HPLC和TLC分离了七种海葱属植物冻干鳞茎的提取物,发现其强心甙的含量和类型明显不同,说明原把海葱分为白色和红色变种的理论不应成立。七种海葱属植物中,以生长在伊比利亚半岛的U.maritima(L.)Baker s. str含蟾二烯羟酸内酯最高(达4%),主要为海葱甙元(scillarenin)和海葱褐甙元

    1990年05期 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欧洲七叶树种子在各发育阶段七叶皂甙的含量

    <正> 欧洲七叶树(Aesculus hippocas-tanum L.)种子含3.5%~28%的七叶皂甙(aescin),是一种带三萜皂甙元的酯-皂甙混合物,为种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目的是利用测定种子各发育阶段七叶皂甙的含量以确定最佳采收时间。运用目前最常用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种子和其他部位中七叶皂甙的含量。所用样品采自1988年同一株树从开花起始至种子完全成熟,先用四氯化碳除去过多的叶绿素,再用乙醇提取。

    1990年05期 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药用植物二花羊玄参中的哈帕甙和8-氧-苯甲酰哈帕甙

    <正> 玄参科二花羊玄参(Capraria biflora L. 印第安名:Pa Yau)的叶子在墨西哥瓦哈卡一带作为民间药治疗各种皮肤病,如:搔痒,皮肤和阴道感染以及疥疮,美洲中部和南部的其它地区,也广泛用以治疗类似的病症。以往分离出有抗菌作用的仅是一个二萜-醌化合物(双花母草素),所以作者开始了更详尽的植化研究。从当地采来干燥的植物地上部分,分出两个环烯醚萜类:哈帕甙(harpagide)(1),130mg,在本属中从未报道;新的化

    1990年05期 224-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欧洲白蜡树叶的植化研究

    聂荣海;

    <正> 本文报道欧洲白蜡树(Fraxinusexcelsior L.)叶的石油醚提取物的植化研究结果。用硅胶柱层析和制备薄层层析,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三萜类、烃类和植物甾醇类。熊果酸、桦木酸、桦木脑、β-谷甾醇和3个烷烃:三十一烷、二十九烷和三十四烷通过IR、MS和′HNMR并与标准品直接对照而鉴定。其它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工作正在进行中。所分到的化合物和它的混合物的抗真菌

    1990年05期 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商陆叶中的一种新三萜——商陆种甙元

    <正> 各种商陆属植物根的提取物在亚洲和非洲作为民间药,可抗炎,抗风湿及用于顺势疗法。目前有关商陆叶的成分还未见报道。作者将采自巴塞尔大学植物园的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干叶的甲醇或水提物水解,经反复柱层析和硅胶制备TLC,得到已知的商陆皂甙元(1)(phytolaccagenin),还分到一种未知的五环三萜商陆种甙元(acinospesigenin)(2)。两者比较,(1)的C-4位上为CH_2OH基,而

    1990年05期 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几种钓钟柳属植物中的环烯醚萜类和一种新的二聚开链单萜葡糖甙

    <正> 玄参科钓钟柳属植物含有各种类型的环烯醚萜甙,已鉴别了桃叶珊瑚甙,梓醇,且发现了少见的缬草型环烯醚萜酯甙。光钓钟柳(Penstemon nitidus Dougl.)叶的甲醇提取物经DCCC和制备TLC,分离出四种环烯醚萜葡糖甙,用光谱法确认了山茱萸甙(cornin)(1),10-羟山茱萸甙(2),戟叶马鞭草甙(hastatosidc)(3)和β-二氢戟叶马鞭草甙(4)。(2)是一种新的环烯醚萜葡糖甙,经还原(3)制备得(4),但至今在自然界尚未发现。

    1990年05期 225-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一种新的分离啤酒花苦味化合物和其氧化物的方法

    <正> 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和其提取物储存时,常发生许多异构化和氧化反应,产生啤酒花苦味化合物,因此对主要化合物(艹律)草酮(humulonc)和科酒花酮(colupulonc)的反应产物作了深入的研究。除了用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外,分离这些化合物主要运用逆流分配法(CCD),并常与制备型TLC相结合,但由于CCD存有不利因素,使用受到限制。本文的研究是表明现代液液分配技术,如DCCC和RLCC与制备型HPLC相结合能用于啤酒花化学并以5种化合物为例,阐

    1990年05期 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光果甘草中三萜类成分的进一步研究

    <正> 最近的药理报告表明,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中的主要和次要成分不仅是治疗胃溃疡和皮炎的药物,更重要的是糖皮质激素和抗炎药物的活性成分。本文作者鉴定了光果甘草根中次要三萜类化合物的性质。将采来母株中的甲基甘草次酸乙酸酯经SiO_2柱的制备型TLC分出了五种以往从当地药材中未曾报道过的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1)11-去氧甘草次酸乙酸酯甲酯;(2)24-羟-11-去氧甘草次酸甲酯;(3)

    1990年05期 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大萼金丝桃中的新成分

    <正> 作者观察到大萼金丝桃(Hypericumcalycinum L.)地上部分的石油醚提取物显示了重要的抑制Co-115人结肠癌细胞系生长的活性。原亲脂性提取物经DCCC,石油醚-94%乙醇-乙酸乙酯-水(83:67:33:17,上行法)分出了3个有活性的部分。主要活性部分从己烷中结晶,再经RP-18半制备HPLC,甲醇-水(85:15)+0.1%乙酸,得到化合物(1)和(2)。与早先从金丝桃(H.chinense L.)中分出的抗菌素金不换素(chinensin)Ⅰ和Ⅱ相比,(1)与金不换

    1990年05期 226-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胡麻科植物腺叶罗麻中的环烯醚萜葡糖甙

    <正> 腺叶罗麻(Rogeria adcnophylla)在西非用作解热药和治疗痢疾。作者将其叶的甲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离心反相层析,以氯仿-甲醇-异丙醇-水(5:6:1:4,下行)洗脱和低压液相层析(RP-8)得到6种环烯醚萜葡糖甙和毛蕊糖甙。(1)~(4)分别为哈帕甙,钩麻甙(harpagoside),8-对香豆基哈帕甙和南非钩麻甙(procumbidc)。新的环烯醚萜葡糖甙(5)和(6)的结构用光谱法确证。有趣的是

    1990年05期 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杂色豹皮花中新的孕烷甙

    <正> 从观赏植物萝摩科杂色豹皮花(Stapeliavariegata)的地上部分分出7种新的孕烷甙,它们均有基本结构(1),但在R~1~R~6有不同的取代基,R~1或是两个磁麻糖(cymarose)和末端为6-去氧-3-氧-甲基阿洛糖组成的三糖,或是带葡糖元的四糖;R~2和R~3可为游离羟基或用不同酸(如乙酸,当归酸,苯甲酸,肉桂酸或惕各酸)酰化的;R~4或是氧或H/OH;R~5和R~6可为H和/或OH。

    1990年05期 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杰夫平花中一种新的二聚裂环烯醚萜葡糖甙

    <正> 作者研究了生长在巴拿马特有的龙胆科植物杰夫平花(Lisianthus jefensis Robyns &Elias),其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50 μg/ml可抑制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生长,在海虾试验中也显活性,LC_(50)为300μg/L。杰夫平花的甲醇提取物经SephadexLI-X-20凝胶过滤(MeOH)和硅胶柱层析,以氯仿-甲醇(8:2→7:3)洗脱得一主要成乡——平花甙(lisian-thoside)(1),经鉴定为第一个新型的二聚裂环烯醚萜化合物。

    1990年05期 227-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小牛肝菌子实体的抗真菌二萜酯

    <正> 牛肝菌科小牛肝菌(Boletinus caripes(Opat.) Kalchbr.)是一种普通的食用菌,生长于山区的针叶林中。作者在TLC生物测定中发现其甲醇提取物显示了抗瓜枝孢(Cladosporiumcucumcrinum)的活性。将其甲醇提取物进一步分为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分配的各部分,发现仅氯仿部分有抗真菌活性,继经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水(70:30:3)分离得新的二萜酯,为小牛肝菌素A,B,C,D(Cavipetin A(1),B(2),

    1990年05期 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蜜蜂草的挥发油分析

    冰华;

    <正> 唇形科植物蜜蜂草(Melittismelissophyllum L.subsp.albida)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尽管其属名与蜜蜂花属(Melissa)同起源于希腊,但彼此的植物学特性不同。 1715年Garidel推测该植物具有恢复尿的分泌功能。多年来它用于抗痛风。在民间作为消化药,利尿剂,抗痉挛,安眠,通经和外用于咽喉痛。 1987年作者采集生长于希腊南部海拔950 m伯罗奔尼撒山区的植物地上部分粉末45 g,经水蒸汽蒸馏,无水硫酸钠干燥得一挥发油,应用VG2050型GC-MS数据系统进行了气相-质谱分析并依据与国家标准局

    1990年05期 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匈牙利栽培天人菊中主要成分新菊素的结构及其DCCC分离和解析

    <正> 人们正研究了一些天人菊(Gaillardiapulchclla Foug.)的化学成分,发现其中的倍半萜烯内酯随采集地变化,如采自佛罗里达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天人菊的地上部分和一些栽培种株中的倍半萜烯内酯是假愈创内酯(pseudoguaianolide),其中主要的一种是菊素(pulchellin);而采自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的同种植物的主要成分是桉树油烯内酯(endesmanolide)。作者检测了匈牙利栽培观赏植物天人菊的化学成分,发现在其个体发育全过程中,

    1990年05期 228-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杨属植物中化合物的吸收和代谢

    <正> 在欧洲和北美洲,杨属和柳属植物皮和树叶普遍用来治疗头痛和风湿性疾病,从这两类植物里发现的化合物是酚甙,主要是水杨酸的酯类,如水杨甙(Salicin)、水杨皮质素(Salicortin),白杨甙(tremulacin),2-氧乙酰水杨皮质素(2-O-acetyl salicortin)和毛果杨甙(trichocapin),其中水杨甙被证明是有效的。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 Hook)叶子用热水浸泡,10 min后将其溶液给试验者服用。用两种比色法测定血清中水杨酸盐的

    1990年05期 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贯叶金丝桃抗抑郁作用和对情绪变化的影响

    <正> 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抗抑郁和对情绪的影响在文献中常有描述,推测活性成分是金丝桃素(hyperiein)。最新的体外实验研究表明,金丝桃素对单胺氧化酶不显示任何抑制作用,而发现由白龙胆(Gentiana lactea)制备的(口山)酮有抑制作用。已知贯叶金丝桃中含有(口山)酮,推测其有类似的抑制作用。除去金丝桃素和鞣质,水醇提取物用

    1990年05期 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含有西门肺草提取物的皮肤制剂的抗炎作用和化学构成的关系

    <正> 尿囊酸和迷迭香酸至今常被认为是西门肺草(Symphytum officinalc L.)制剂中唯一的活性成分,尽管事实上该制剂中所含纯化合物的活性低于植物提取物的活性,但对该制剂效应和成分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进行广泛而系统的研究。作者用整体模型评估了包括西门肺草在内的10种软膏剂的抗炎效果,以UV-B幅

    1990年05期 229-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柴胡根甲醇提取物治疗大鼠肝损伤的效果

    <正> 在东方传统医学中,柴胡根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肝脏疾病,最近有人报道,处方中含有柴胡根的药剂影响正常大鼠的肝功能,作者用CCl_4诱发的大鼠肝病模型研究了柴胡甲醇提取物(BRME)的治疗效果。为了阐述其作用机制,作者还研究了BRME的抗氧化作用。给药组大鼠口服0.7 ml/kg CCl_4 2 h后口服BRME,每日剂量为160 mg/kg。然后分别在1、2、3天后处死大鼠。对照组只给CCl_4。测定血糖含量;血清天冬氨酸转

    1990年05期 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山楂制剂诱导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结构发生畸变

    <正> Ammon等在早先一篇综述中报道,在临床中,没有发现山楂制剂有急性毒性,后来有人报道,在沙门氏杆菌微粒体和姐妹染色体交换试验中,发现该制剂有微弱的生殖毒性。为了得到更多的有关山楂体外生殖毒性的信息,作者观察了三种山楂制剂诱导离体培养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的能力。两种市售乙醇提取物和一种注射溶液用来试验,当试药与淋巴细胞作用24 h,每一种制剂都增加染色体发生畸变的分裂中期的数目,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中一种制剂,无

    1990年05期 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九节属植物中多聚假吲哚生物碱与核苷酸之间的相互作用

    <正> 从茜草科九节属植物Psychotriaforsteriana A.Gray.中分离出的多聚假吲哚生物碱。这类生物碱由3~5个相连的N~b-甲基色胺单位组成。和这类化合物结构类似的四氢喹啉碱,腊梅碱也是这些植物“种”中的主要生物碱。已证明这类多聚假吲哚生物碱是由色氨酸通过相同的生物合成途径产生的,除了腊梅碱,所有这类化合物都抑制血小板聚集,且对肿瘤细胞系(HTC,Molt_4

    1990年05期 230-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假泽兰根提取物的抗炎特性

    冯建林;

    <正> 菊科植物假泽兰〔Mikania cordata(Burm)B.L.Robinson〕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印度炎热地区的灌木,传统医学用这种灌木的不同部位治疗多种疾病,作者已报道了假泽兰根甲醇提取物的神经药理活性,本文报道其抗炎特性。 ip 25、50、100 mg/kg根提取物对角叉菜胶诱发的爪水肿,棉球诱发的肉芽肿、Freund氏佐剂诱发的关节炎和甲醛诱发的关节炎有显著的抗炎活性,ip 100 mg/kg该提取物还能显著抑制松节油和尿酸钠诱发爪

    1990年05期 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阔苞菊的消炎和抗溃疡作用

    <正> 菊科植肠阔苞菊(Pluchea indica)是印度广泛生长的一种灌木,在印度阿育吠陀以及其它传统医药学派中应用不同部分治疗多种疾病。作者研究了根部的甲醇提取物的消炎和抗溃疡的作用。 100 mg/kg及大于该剂量的根部提取物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后,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诱发的水肿(P<0.001),也能显著降低甲醛所致的关节炎、棉球肉芽肿(P<0.001)和尿酸钠诱发的足爪水肿(P<0.02)。当局部给予提取物和角叉菜胶混合物时,足爪水

    1990年05期 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落地生根的某些药理作用

    <正> 景天科植物落地生根(Bryophyllumpinnatum)是广泛生长于印度和锡兰的草药,在传统医药中应用不同的部位治疗多种疾病,但除了抗菌作用外其它药理作用还都不了解。本文报道了落地生根叶的甲醇提取物的某些药理作用。 100 mg/kg提取物腹腔注射时能产生明显的行为变化,表明存在中枢抑制作用。

    1990年05期 23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盐酸蜡梅碱对豚鼠气管的药理作用

    <正> 根据初步药理筛选,从Vate岛生长的茜草科灌木九节木(Psychotria forsteriana)中分离所得的四氢喹啉碱—蜡梅碱(calycanthine),具有Ca~(2+)拮抗作用和抗组胺活性,本文作者应用致敏豚鼠气管收缩反应的模型评价了盐酸蜡梅碱的抑制作用,以正确推断其对过敏性气管收缩反应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用气管条进行组胺浓度—反应试验,以测定蜡梅碱抗组胺的活性。为了增加抗卵清蛋白IgE的合成,动物首先皮下注射卵清蛋白(10μg)氢氧化铝液致敏两次(间隔15 d)。第二次注射后一周处死动物。用完整气管或去上皮的标本进

    1990年05期 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芸香对髓鞘神经兴奋过程的影响

    <正> 根据芸香(Ruta graveolens)和(纟遂)状芸香(Ruta chalepensis)影响完整神经纤维膜兴奋过程的体外试验结果,将芸香制成茶剂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指症,获得满意疗效。将蟾蜍(Xenopus laevis)的单根髓鞘神经纤维悬挂在浴槽中,使被观察的郎飞结(Ravier node)浸于浴槽液内。液体必须在几秒内即可被全部更换,郎飞结膜上离子流的转移用“电位钳制技术”(potential clamptechnique)测定,将德国和西班牙的芸香分

    1990年05期 232-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中国医学中黄芪的应用

    <正> 中国民间医学和官方医学中应用了不同种类的豆科黄芪,中国药典记载了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cus(Fisch)Bge.〕和内蒙黄芪〔A.mongolicus(Bge.)Hsio.〕的根部以及扁茎黄芪(A.complanatusR.Br.)的种子作为法定药物,膜荚黄芪在日本、朝鲜和苏联也被作为制剂中的成分而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该药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对治疗胃溃疡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报道这方面的研究。

    1990年05期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民间草药灰白毛岩蔷薇的抗炎作用

    <正> 希腊北部民间应用岩蔷薇(Cistus)植物的水提取物作为抗炎剂,治疗皮肤局部炎症,本研究应用的样品来源于希腊Chalkidiki,经方法学和植化资料证实为灰白毛岩蔷薇(Cistus incanus)。用下列方法制备5种提取物(A~E): 1.用水煮沸5 min(A): 2.用乙酸乙酯提取(A)制得(C),再部分纯化得(B); 3.用水煮30 min(D);

    1990年05期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用发酵生产的具免疫调节作用的印度民间药

    <正> 在斯里兰卡阿育吠陀传统医学中,常用arishta治疗疾病,此类药物有商品提供病人自用。它们是用植物煎剂与糖或蜜混合而成,当加入干燥的虾子花(Woodfordiafruticosa)或偶而补加一些其它的干燥植物后,将发酵罐密封,无氧发酵一个月,即可得含醇量较低的产品—arishta。在斯里兰卡最常用的称为“Nimba arishta”。作者从民间阿育吠陀医生常用的植物中

    1990年05期 23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腐榕叶中强烈的抗真菌生物碱——安托芬

    <正> 桑科植物腐榕(Ficus septica Burm F.)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传统医学中用于抗淋病、抗真菌和其它感染性疾病,在用叶的粗甲醇提取物进行抗真菌(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抗细菌(枯草杆菌、黄色微球菌和大肠杆菌)试验中,当浓度低于4μg时即产生显著的抗真菌活性和较弱的抗细菌(枯草杆菌和黄色微球菌)作用。活性成分的分离以生物活性为指导,按下法进行: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甲醇提取物,

    1990年05期 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从麦角生物碱—焦棒碱衍生的抗肿瘤化合物

    魏月芳;

    <正> 天然的6,8-二甲基麦角灵衍生物田麦角碱 (agroclavine)、狐茅麦角碱(festuclavine)以及它们的某些衍生物均为强烈的细胞生长抑制剂,而麦角酰胺类则几乎无效,1-戊基田麦角碱在体外能抑制26种不同的癌细胞株,13-溴-1-环丙甲基狐茅麦角碱即使在体内也显示了强烈的抗肿瘤作用,本文旨在研究狐茅麦角碱的8α异构体—焦棒碱(pyroclavine)及其构效关系。

    1990年05期 234-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毛洋地黄细胞悬浮培养物中5α-孕烷-3,20-二酮还原酶的鉴定

    <正> 从治疗角度看,强心甙历来是一种很重要的物质,一般而言,毛洋地黄组织培养物已经失去了合成强心甙的能力,但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单步反应却可在体外进行,以前的研究大都局限于用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生物转化,有关参与强心甙生物合成的酶的资料却很少,本文研究的是一种还原酶,据认为,此酶在毛洋地黄中参与digitoxigenine的生物合成。作者对毛洋地黄细胞悬浮培养物中的

    1990年05期 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毛洋地黄无菌芽培养物中强心内酯生物合成的光依赖性诱导

    <正> 起动无生产能力的毛洋地黄细胞株产生强心内酯(cardenolide)的方法之一是将胚细胞株在适当的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其形态学分化,但是有人证明,这些细胞培养物积累的强心酯与成年的植物不同,作者在此研究了毛洋地黄组织培养物的成熟阶段,即无菌芽培养物中强心内酯的成分。细胞培养按以前文献方法进行,用制备型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提取后,鉴定有以下成

    1990年05期 235-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强心内酯在毛洋地黄和黄花毛地黄中的生物转化和贮藏

    <正> 在最近发表的有关强心内酯生物转化的酶和细胞结构的论文中,作者研究了毛洋地黄的细胞悬浮培养物中初生及次生强心甙及有关强心内酯葡萄糖基转移酶在亚细胞水平上的定位,同时在离体细胞中还证明有另外三种比较特异性的强心内酯酶。 1.从毛洋地黄悬浮培养物中制备的部分纯化的提取物,显示出较高的毛花洋地黄甙的水解活性。具有活性的酶是毛花洋地黄甙15-O-乙酰酯酶,位于细胞壁上,可用

    1990年05期 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参与萝芙木生物碱类生物合成的膜结合酶;Ⅰ.连接柯楠类生物碱和蛇根碱/阿马林的酶

    <正> 在最近几年间,蛇根木(Rauwolfiascrpentina)细胞悬浮培养物已被成功地用于阐明ajmalan和sarpagan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合成这些生物碱的所有步骤几乎都已清楚,而且有关酶也已鉴定。但迄今为止,在其关键性中间产物stristosidine脱葡萄糖后,参与sarpagan生物碱聚精胺醛(polyncuridine aldehydc)合成的机制和酶还不清楚,而且,在低pH值下,将

    1990年05期 236-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参与萝芙木生物碱类生物合成的膜结合酶;Ⅱ.在萝芙木培养细胞中vomilcnine-葡萄糖基转移酶是否是阿马林合成的限制因子?

    <正> 对蛇根木细胞悬浮培养物中的生物碱测定表明,这一系统是一个生物碱丰富的资源。它可产生26种单萜类吲哚生物碱,总含量每升以微克计到以克计。在适宜条件下,生成的主要生物碱是葡萄糖甙生物碱萝卡辛(raucaffricine),产量可达1.6 g/L。而合成的抗心律失常生物碱阿马林量却相对低得多(约0.25 g/L)。萝卡辛是通过Vomileniné的葡萄糖基化产生的,是阿马林的后期前体之一,此反应受UDP-葡萄糖:vomileninc-β-D-葡萄糖

    1990年05期 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色谱—质谱分析金鸡纳树芽和粗壮金鸡纳芽及密集小球结构(CGS)培养物中生物碱热雾液相

    柴振海;

    <正>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方法生产奎宁和奎尼丁这两种在医药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生物碱是未来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只有了解其生物合成的途径后,才有可能发展其生物工程技术工艺,喹啉生物碱是从色氨酸和开联番木鳖甙(secologanin)衍生来的,开联番木鳖甙与色胺缩合生成strictosidine,其后的反应尚不清楚,另外,甲氧基化在何时发生也不知道。 LC-MS为金鸡纳生物碱和其推测的前体的鉴定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作者

    1990年05期 237-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日拉汉药用植物和生药词汇(连载五)

    李海生;沈国兴;江纪武;

    <正>~~

    1990年05期 238-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下载本期数据